学校要闻

党在我心中----一个父亲与党员的故事

日期:2011-06-13 点击数:

党在我心中

----一个父亲与党员的故事

 09中西医2班 鲍吉敏

 

曲线是美的,而美的东西恰恰是由曲线构成的。曲线的美在于自然。雄伟的山峦是曲线,滔滔的大江是曲线,皎洁的明月是曲线,红色铺垫的共产党,在1921年的那一刻,直到现在,党在不平凡的历程里即将迎来了90周年的诞辰,党伟大的历史是曲线。

再长的路,一步步也能走完,再短的路,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。

我每看运动会时,常常这样想:优胜者固然可敬,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,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,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。依然在这样的情境,内心犹然地树立着一个那样的人。

风干的记忆,依然埋藏着我想成为一名党员的信念。记得小学时,佩戴着鲜红的红领巾,仰望着国旗徐徐升起的刹那,或许那时对党的历史的理解是稚嫩的,红色信念在一个父亲的故事在心中萌芽着。

党在我心中时刻能让我无比的肃然起敬,或许那就是它的力量所在吧,潜移默化的在每个人的信念里生根发芽着。

父亲,那个熟悉而响亮的称呼,依然在我的心房沸腾,以前是,现在也是。父亲说,他的人生只是一直缔造着一个党员给予他的精神支柱,他要报答曾经给予他人生的那个人,用红色精神来描绘自己的未来。

那是个父亲和一个党员的一个故事。

依然清晰,在父亲的回忆里始终充斥着那个圣洁的灵魂,晦暗的夜光笼罩在平凡的屋檐,沉思包裹着僵硬的身体,挪动着身边的凳子,踌躇在年轮的痕迹滑落,依然无法忘怀那时的辛酸。

那时的父亲还是个年轻的小伙子,贫穷敲碎了还未来得及编织的梦想。他渴望学堂,梦里幻影书本的模样,翘首仰望着天空,赤裸着双脚,描绘着自己将来的一个梦。很多次,很多次,被这样的梦惊醒。或许如饥似渴就像他这样吧,他说他永远记得那种梦想破碎的坎坷。

父亲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之家,那时爷爷奶奶有六个孩子,父亲是家里的老二,看着家里窘迫的日子,破旧的房檐已经压碎了他的梦,那时他明白,他现在的梦想就是还原弟弟妹妹编织未来,他又怎么忍心熄灭弟弟妹妹的未来呢?此刻他就下定决心,他要出去奋斗,创出一片好的事业,不再让他的家人被贫困所埋没。

那年他只有十六岁,一个炽热的夏天

带着身上仅有的50块钱离开了这所他生活了十六年熟悉的家,而他清醒地意识到,他身上肩负的不只是自己,更是一个家的希望。

也许我是永远也无法体会父亲那种离愁别绪的心情,或许这就是他如此恋家的原因吧。

一天,二天,三天.。。。

深深地吸了一口烟,无暇注视一个方向。他仔细回忆。

一个月,那时他已经有做过了很多工作,他干过工人,他做过打杂的,他做过洗碗的。那时的日子也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,天昏地暗的盘旋在劳作的使命,他说那时他只想吃顿饱饭,那似乎是如此的奢侈。

父亲总是教育我做人要感恩,那是种灵魂。

直到有一天,父亲说,他回不了家了,孤寂和无助捆绑着全身,50块钱早已用完,所赚取的钱只是别人收留他吃住而已。

脆弱的心灵在针尖里挣扎,他想回去,可是身无分文的他又怎么告知家里人呢?绝望,难道饿死会成为剧终么?

说到这里,父亲又哽咽了,后怕不禁让他打了个寒颤。

每年,父亲在回家的时候总会看望一个陌生的老爷爷,面容苍老显得如此无力。后来,父亲说他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。

老爷爷曾经是我们村的村书记,他是一个老党员,他是村子的顶梁支柱,村民遇上困难的时,老书记总会用自己的所能帮助每个人。

“我是个中国共产党,帮助你们,是我应该做的。”这是他的口头禅。

直到有一天,他发现父亲不在村子了。

那时的父亲正在省外,是那么的极其帮助啊,他说,他还是幻想,多么渴望有个好心人可以帮助他回到家乡,可是身无分文,又怎么能告诉家里人呢?似乎伛偻,是他生存的动力。

书记在村子里拼命地寻找着父亲的影子,十六岁的小伙子怎么可以不读书呢?他努力的在村周围寻找父亲的影子。书记在爷爷那里得知他出去打工了。焦虑写满了书记的脸庞,一个十六岁的小伙子,怎么就这样的离开,万一在外面遇到个三长两短怎么办啊?

父亲说,村里的人都知道,为这件事,书记第一次大发雷霆了,我们村的孩子出去闯荡怎么可以不告诉我呢,50块钱怎么可以让个孩子在外面呢?书记抽搐着拍打着桌子。

书记和爷爷一起来到了芜湖寻找父亲,偌大的城市,人海茫茫,坚持不懈地打听父亲的足迹,酷暑的烈日晒干了马路。

或许世上真的存在着无价的感动,父亲说那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日子。

终于,在某个陌生的树脚下,他们相遇了。

蓬乱的头发掩盖了他们模糊地面容,疲惫的身躯柔弱的似乎可以被一根头发扯断,浑然的眼神迷离神游着父亲的双颊,此时,苍老在书记的面容里显得更加的淋漓尽致,爷爷面对着父亲,哽咽得失语拍打着自己。

憔悴写满了沧桑,求生在那刻间迸发出强烈的求生欲望如释负重,父亲蓦然而又激动,怔怔地站在那个角落,失去力气般,任由眼泪挥洒,只有他自己清楚,这么多天他是怎么活过来的。

书记颓然地伛偻在父亲的面前,纤弱的身体揽着父亲的臂膀。

父亲,每说到这难忘的情景,他又潸然泪下。

书记愤怒而心疼的搂抱着父亲的脑袋,“你怎么可以没经过我的同意就独自离开家乡,没钱可以找我啊,我的孩子啊,我可怜的孩子啊!”歇斯里地的拍打着父亲的肩膀,“你知道,我和你的父亲又多担心你吗,要不是我突然发现在不在,你要我怎么找你啊!”书记的内疚似乎充斥了整张憔悴的脸。

父亲说,那张温馨的脸,他永远记得。

许久。。。

就这样,三个背影倒映在爱的关怀中,慢慢地,慢慢地,消失了。

结束了,爱依然弥漫。

一个不老的故事,一个老党员和父亲的故事,慢慢聆听遐想着记忆的残花,就像听着父亲述说着用不褪色的情。党依然就在父亲的脑海里,就像书记一样。

时间,依然悄然滑落,我们过上了幸福的日子,贫穷早已不在。重复述说那个故事早已成了父亲的一个习惯。每当聆取那段刻骨铭心,泪光,沾满了父亲的脸颊,或许,只有他才可以真正的体会到,如果没有书记,他的生命就结束了。

红色的记忆,90年的历程一直述说着像书记一样的感动。从1921年那天开始,中国共产党绘谱着一段段像书记那样的故事。

沉思,光彩夺目的灿烂渲染着生命;感恩,永不泯灭的情悬挂在心灵的最巅峰;给予,无私的奉献依然闪耀在心中。

苍白了时光的色彩,书记那颗热爱人民的心依然描绘着党的轮廓。如果可以,成为一名真正的党员将是我一生的目标,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永远是我不变的目标。

父亲诉说了二十年的故事,飘荡着红色的旗帜,党永远在我心中,爱永远在我心中。

我亲爱的书记!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荣获广西中医学院赛恩斯新医药学院“党在我心中”

庆祝建党90周年征文比赛三等奖